首先,我先总结一下学界生态旅游实践的共有特征。一是遵循生态旅游国际标准,例如国际旅游组织、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相关标准,例如以体验河了解生态自然环境为主,需要由教育和讲解特征,和以当地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主)为主导,支持自然地区的保护,旨在对当地自然、经济、文化带来积极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基于联合国SDGs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南,其次,就是采用系统性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愿景,并制定不同策略、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部分代表性国际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哥斯达黎加,该国曾在上世纪70-80年代砍伐了近50%的原始森林,自90年代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约占3%的GDP,目前是第一个碳中和国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地区面临产业转型的的压力、森林滥伐和盗猎,但同时存在许多尚未充分开发的生态资源。从愿景来看,生态旅游旨在构建可复制的生态旅游模式,主要实现SDGs的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首先进行了森林修复和生态连通;其次是开发来自雨林学校的环保教育,实现“学习+生态旅游”的融合;三是充满乐趣惊奇的远足体验,以小组为单位提供定制化的生态旅游体验;四是鼓励社区参与和能力培养,通过导师制职业培训和生态旅游导游创业培训进行开展。可见,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从上述四个领域着手,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参考性。
其次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家旅游企业案例。从策略来看,该企业首先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即物种保护和生态平衡,主要通过建立鸟类保护区、森林蜂农场和开发珊瑚礁保育区,并处理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注重节约资源能耗,如厨余垃圾的生态循环化,开发鱼菜共生系统;并强调减少环境污染,有偿处理回收垃圾,或将其加工为工艺品。其次则是贡献社会福利,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建立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园、提供医疗服务促进社区参与和发展。最后是搭建创新合作基地,研发可持续发展项目和产学研融合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在系统性的规划生态旅游发展条件下,才能及时监测进展、成果,或充分利用合作创新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一举多得”,能实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