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什么是“旅游的泡泡”?未来文旅业将有哪些大变化和新转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2
  • 点击次数:996

近日,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必虎教授受邀参加京和大讲堂直播活动,活动由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主持。同时邀请到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等嘉宾,共同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探讨交流。

以下内容整理自吴必虎教授的主旨发言。

640-2.jpeg

最近几年,文旅行业受疫情影响很大,下面将从纾困解难的政策、先抑后扬的需求、目的地选择的转向、旅游产品的创新四个方面探讨文旅产业近几年的大变化和新转机。

变化一:政策促进

上半年整个旅游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同时针对旅游业的纾困解难政策也很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十四五”规划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尺度:

其一,“十四五”时期,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从观光旅游转向度假旅游。无论是中央文件还是国务院的“十四五”规划,都专门提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的概念。以前一座城市能否成为旅游城市,通常取决于是否有视觉上的观光旅游。现在如果一座城市有了“住下来”的理由,它就转变为度假城市或休闲城市。另外,这里没有用“国家级旅游度假城市”,而是用了“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视,既考虑到目的地社区的发展,也考虑到旅游者的体验。

其二,“十四五”期间,国务院专门制定《“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中不包含“文化”,说明旅游业本身跟文化产业虽有紧密联系,但是二者并不相同,文化大多是世界性的,具有意识形态特性;旅游则非常强调产业特征。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例如在文化遗产方面涉及文物保护部门,在自然保护地形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方面,涉及生态环境部门、土地资源部门等多领域,《“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更加强调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减小了旅游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阻碍和冲突。

其次是“两山”理论的践行,即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既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也要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同时还要改善当地民生。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旅游规划的问题,不论从思想理论上还是从国家规范上都越来越明确。6月1日公布的《国家公园暂行管理办法》,有6处提到“生态旅游”,分别在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公众服务三个章节中对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旅游保护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规定。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学理和法理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目前,就业是整个社会最大的压力之一,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就业的重要产业,自然保护地禁止人为活动,将不利于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就业。这种政策上的巨大变化,将助力众多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

变化二:需求抑扬

2022前半年,社会整体在如何平衡防疫和发展经济的问题上的准备和应对不足,部分景区“工作人员比游客还多”的状况时有发生。根据近期文旅部发布的2022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下降22.2%。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10.91亿,下降16.6%;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3.64亿,下降35.4%。分季度看,其中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8.30亿,同比下降19.0%;二季度国内旅游人次6.25亿,同比下降26.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0.94万亿元,下降26.7%;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23万亿元,下降33.8%。总的来看,同比下降。

但是最近旅游业话题也频上热搜,比如“半个中国都在云南旅游”,新疆独库公路变成“堵哭公路”等等,这反映出市场的“先抑后扬”。造成此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老百姓出行意愿强烈;二是中央宏观政策的调整,今年五月李克强总理组织十万人大会,很大程度上调整了疫情期间经济发展不到位的情况。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中国电信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旅游热度报告》显示,上半年总游客量空间上呈现“两点一线”的分布特征,“一线”是长江流域沿线,包括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地总游客量占比高,“两点”是北京和广州。

由此可见,旅游业沿长江流域恢复较快,以北京和以广州为中心的两个点,也恢复较快。总体来看,空间上的恢复不存在某一省份特别突出的情况,每个省份都有恢复较好和不好的区域,这叫做“旅游的泡泡”。由于跨省旅游的风险,每个省把有疫情的地级市和没有疫情的地级市区分开来,构建各自的“泡泡”,“泡泡”内是安全的,推进省内旅游不存在问题和阻碍。

以上所说的第二个变化即,市场需求在被强制意志的情况下进行的反弹和爆发。

变化三:择地转向

择地转向主要有四个表现。第一,出口转内销。在旅游学研究中,游客选择目的地的规律性很强。过去中国游客是全世界“最会买东西”的群体,但是疫情期间强大的海外购买力被抑制住,出现了“出口转内销”的情况。

第二,就地娱乐。受疫情影响,游客偏好、出行方式和目的地选择都出现了新的规律。目的地选择由外转向内、由远转向近、由观光转向度假。人们出游时间呈现碎片化,出游距离呈现短途化,出游预算缩减。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代表的近距离、短时间、高频次的“微旅游”“微度假”兴起,露营等休闲旅游方式快速升温,旅游产品结构加速调整、持续转型,国内旅游在困境中萌生新的增长动能。

第三,企业经营转向。疫情以来一批旅游企业面临倒闭,但是又有一批新的企业注册出现,这是世界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同样如此。目前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很多以前并非从事旅游服务,这一显著变化跟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政策调整息息相关。

第四,度假产品供给与价格转向。近期新疆的独库公路以及喀什等地爆火,反映了中国国民消费态度的变化:无法到国外度假,则选择在国内度假。但是普遍来看,国内度假往往比国外贵,因为创新产品成本较高,购买的人越少价格也越贵,当中国的度假产品愈加普及则会愈加便宜。中国目前就正处于由“贵的度假”转向“比较便宜的度假”的过程。旅游产品供不应求,导致某些地区游客的体验感不好,这需要当地的供应商和政府及时调整。

变化四:产品创新

我国旅游产品创新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总量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目前旅游可以称为刚性需求,整体上旅游产品供给不够;政策、市场、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均会影响旅游产品的供给。目前一些数据表明,不论是去远程目的地,还是去城市近郊目的地,通过旅行社的规划出游的消费者越来越少,这是旅行社发展的挑战。

第二,高品质产品需求增长。社会需求分层,产品供给满足量的增长的同时还需要质的提升。线上旅行OTA模式正在变化发展,一些平台本身不涉及旅游业,但因其巨大流量,成为了大型旅游供应商,能够满足量的增长。但旅游业要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产品,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就要给游客一个“住”的理由。疫情促使预定旅游和预定消费崛起,预约旅游逐渐成为习惯,其中,室内旅游项目预约更加有需求,露天项目预约需求相对缓和。

总的来说,目前要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扩大供给总量;同时,推动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提升,以旅游休闲城市为主干建设目的地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