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及始兴县“红围”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策划方案 ​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1-12
  • 点击次数:1573

广东省韶关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及始兴县“红围”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策划方案


《广东省韶关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

站在广东省、韶关市旅游发展的高度审视韶关市红色旅游开发,从宏观上保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省内外其它旅游地形成互补、共融、借势,从微观上有效突出自身特色,以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一、解决四大矛盾,寻找突破口

(一)区位优——突破难

韶关市依托广东的区位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区位,围绕大湾区开发机遇、联动“红三角”区域,积极发挥中国红色文化窗口示范作用,实现传播红色文化重大使命。

(二)资源特——利用难

运用红色旅游+,深度开发利用各类资源。以“红色文化+生态休闲+文创研学”等产业,打造体验深、认知强、市场广的多维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三)文化优——缺路径

韶关市的红色遗址存量在广东省最多,囊括中国革命阶段全时期,也是广东唯一长征经过的地方,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韶关红色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产品开发将由历史文化型转化为产业文化型。通过产品差异化打造,创新产品业态,对接市场新趋势,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跳跃发展。

(四)市场大——占比低

珠三角、长三角具有庞大的客群市场,但目前红色旅游占比并不高,在未来发展中急需将红色文化植入各类成熟产业及项目当中,助推红色旅游品牌的形成;真正实现红色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的核心文化品牌。

二、四大发展路径,提升韶关的综合竞争力

(一)整体上,融合发展,点亮品牌

加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强与周边赣州、郴州地区的红色旅游协作和线路对接,主动融入“红三角”区域,创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地,深化与梅州等周边市镇的合作,形成湘赣粤红色旅游区的亮点品牌。

(二)空间上,强杆壮枝,打造红色黄金旅游带

以创新发展模式做强运动环线,打造长征文化遗址群游线,形成韶关红色黄金旅游带,带动各县市发挥红色旅游特色,明确一两个主打产品,壮大枝干吸引力。

(三)产品上,文化引领,构建“一业托五产”的产业体系

依托韶关的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乡村农业、特色民俗、赛事活动等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经典、时尚动感、度假养生、慢行乡村、商务会展等“五品韶关”主题产品;以产品集聚发展为基础,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构建“一业托五产”的

产业体系。

(四)品牌上,差异突破,细分客群市场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元素树立粤北红色旅游市场,以“红色+生态、红色+产业”等旅游产品,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休闲市场;以交通优势吸引全国红色研学体验市场,结合丹霞地貌、宗教朝拜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实现目标市场的差异突破。

三、红绿蓝协同发展,打造“1+5+22+N”产品体系

突破韶关市现有传统红色旅游项目,依托遗址遗迹初级观光的单一发展模式,创新提出红绿蓝协同发展战略,以红促绿、以绿带红、以红携蓝、以红辅蓝、蓝绿红融合发展等多种模式。

依托原有高等级自然旅游资源及地区独有文化元素,打造韶关全域一体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旅游粘合剂作用,增强各产业间的连接,为区域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能。

对接协调上轮规划、《韶关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形成“1+5+22+N”产品体系,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建设5大国家等级项目为引擎,打造22个重点项目,在韶关市构建“四个一批”支撑项目,发展红色研学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红色运动项目和红绿融合红色村镇。

经过一系列的产品策划和设计,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小镇+红色村+运动基地+度假区”等一系列红色旅游空间,全面提升市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体验教学、党史研究、文物管护、红色旅游等整体功能,形成“韶关模式”。


《始兴县“红围”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策划方案》

在韶关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始兴县“红围”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利用策划,为长期发展指出了方向。

“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这句话说出了始兴县围楼的特点。始兴县先后有大大小小的围楼500多座,现存较为完好的200余座,这些围楼历史悠久、结构奇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因此,始兴县也被称为“中国围楼文化之乡”。

一、红围——广东的“延安

红围作为广东省委机关遗址,广东省委办公地之一,如何利用它发扬红色精神,使游客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联合其他遗址,如日新小学、外营惨案、冼屋围等,将这些红色节点作为广东革命众多闪光点中的沧海一粟,是否能够作为新时代具有新价值的闪光点?这是本次策划规划的难点。

围绕这个问题,对始兴县红色革命遗址的等级、保存完整度、规模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认为红围是目前广东省影响力最大、保护最好的省委机关旧址,分布着以红围、外

营围楼为主的15个重要红色革命遗址资源,是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办公场所之一,堪称省委的大脑,可以说是广东的“延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议将其打造成广东省红色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围楼文化展示窗口、红色研学教育培训基地。

二、整合核心资源,创造旅游产品唯一性,提升综合竞争力

红闺是中共广东省委男北省委日的核心,融合南雄瑶坑村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始兴沈所红围中共广东省委相关日址等为主要景点的“红色祖屋”游线,以乡村风貌和客家文化为载体,注入红色文化活力和元素,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轻松新颖的氛围。

(一)在产品设计上,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在产品设计中,融合多业态发展,建设广东最红乡村示范地。在规划中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的地标,进行大型的红色集会、爱国宣教活动,开展研学旅游,建设研学教育基地。

(二)对遗址遗迹采取保护性开发

对红围遗址、冼屋围遗址进行修缮,完善消防、防雷等相关功能,在遗址遗迹保护性利用的同时,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连贯通透的景观视野,背山面水的建筑布局,使其成为深度围楼文化的体验地,围楼建筑艺术欣赏地,客家居住文化深度体验地。

(三)沉浸式演绎,开展多元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红色旅游是半组织下的引导型的户外教育方式,红色旅游的目的就在于把红色教育做到让别人感觉不出来是一种教育,但回去以后又确实感到受了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产品设计中融入多种元素,运用图片、影视、舞台艺术等方式对始兴、韶关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党史进行展示,使游客最直观的感受战时生活以及共产党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目标打造成省级党史培训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培训基地。

(四)深挖红色故事,再现铁骨柔情

深度挖掘当地的红色故事,如将“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八路军抗日伤员的感人事迹改编为红色演绎,展现这种大仁大义和至善至爱,使其永远成为震撼中华民族灵魂的千古-叹,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之绝唱,令中国和世界感动。通过舞台演绎再现红嫂大仁大义、至善至爱铁骨柔情和慈母情怀,将游客带回当年的场景。

通过红色旅游发展,将红围打造为“红色祖屋”游线核心,推动革命老区振兴、致力群众脱贫致富。